老龄化加剧养老需求多样化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截至2023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7亿,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7亿人,占比15.4%。如此庞大的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且愈发多样化,不仅包括基本的生活照料,更涵盖健康管理、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多个方面。
养老服务人才严重短缺
但从实际数据来看,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短缺现象严重。依据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2021年提供的数据,我国失能失智老年群体约有4500万人,持证的养老护理员只有50万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的《养老服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71家养老服务机构中,七成以上存在人力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六成以上存在人员专业化程度低和流动性强的问题。
高校积极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
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高校和职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扩大专业培养规模,从源头上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短缺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高校共开设护理学、养老服务管理等专业点770余个。其中部分大学开设的老年学本科专业,涵盖了健康管理、社会工作、智慧养老等多个方向,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不断向多层次、多类型迈进。
优化人才政策吸引专业人才
各地在关注教育的基础上也尝试了更多倾向专业人才的优化政策,比如将养老护理师纳入专业职称范畴、探索薪酬待遇挂钩机制等,为当地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打造老年友好社会需要各方共同发力
推动养老行业持续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老年人友好社会,需要各方共同发力。比如,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措施;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优化课程设置;鼓励高校、职业院校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等。同时,养老机构自身要强化内部管理,完善职业培训体系,提升培训质量。
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营造尊重养老服务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养老行业前景广阔
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可小觑,是构建老年人友好社会的关键支撑。只有打造一支规模、结构、专业技能都达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才能推动老年友好社会的构建进程加速跑,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晚年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删除。
热门标签:代表什么生肖,正确的生肖,指什么生肖,打一生肖,解一生肖,猜一生肖,是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