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七待栏目组 四川在线
点击 ☟ 语音按钮,收听本期节目
本期主播: 刘怀乐 田珊
本期人物:牧鲸
一提到“啃老”这个词,在当下大多数人的主流观念中,几乎是不可原谅的。但反过来,年轻人“啃老”的现象却越来越普遍。生活有百态,非一言可蔽之。
“啃老”的界限在哪?我们到底如何来看“啃老”这回事?今天就身边的二三事,来扒一扒“啃老”。
“啃老”,就是多添一双筷子的事?
“啃老”到底爽不爽?当一个人消磨了斗志、激情和才华的时候,别说“啃老”了,只要能继续摸鱼混日子,都很爽。
老家有一个邻居小伙伴叫小张,虽然家庭条件并不宽裕,但父母还是一路供他上完了大学。从小喜欢诗书的小张在文学上展现出了颇高的天分,在长辈看来是个听话的好学生,在朋友眼里像个浪漫的诗人。
2012年读完大学回家,他却开启了“悠闲人生”。迄今八年时间,有一半是待在家里上网打游戏,中途干过一些工作,都是“世界无诗意,我皆不得意”,从未有一个工作干超过三个月。只要是工作似乎都不如意,不是活太累,就是钱太少,没有假期,没有自由,以“诗人”自居的他觉得,被束缚本身就是不应该的。
作为朋友的我也曾劝他找个工作吧,不然将来怎么办?而他却只是头也不回地继续玩着游戏,然后轻描淡写地说:“我只是在家里积累能力,总有发光的一天。何况目前,有吃有喝,我也不追求光怪陆离的物质,对我父母来说就是添双筷子的事,有何不好?”
他这一席话竟把我噎住了,竟然能把“啃老”说成无欲无求的圣人境界?!
而立之年,靠什么养活自己?
当我们聊起“啃老”这个话题时,婷姐端起手边的酒杯看着我认真地说:“经济上没有父母支持,我们怎么活?”
婷姐从小城市到成都扎根十年有余,从职场小白到如今的财务科科长,很难想象外表光鲜、看似独立的职场女性背后,经济竟是完全不自由。每个月都在工资卡、花呗、信用卡围成的水塘里“游泳”。
她说:“再游两圈,能溺死自己”。
婷姐的第一份工作,到手工资2476.5元,除去房租,婷姐用剩下的一千八九买衣吃饭、泡吧养狗,做尽了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应该做的事,但这段看似低薪“月光”的岁月,却是婷姐经济上唯一的高光时刻,因为至少没有花父母的钱。
后来结婚生娃,花钱的重心从衣服裤子包,慢慢变到更现实的房子车子孩子,工资虽然从四位数变到五位数,但是钱却更不够用。为了换个大房子,婷姐和老公第一次腆着脸去找双方父母“支援”,自此便开启了一家三口的“啃老”生活。
买房装修,换车旅游……来自父母的慈爱关怀越来越多,家里凡是大头的花销,都找得到四位老人的背影。30岁的婷姐说:“而立之年,靠自己是真立不起来。”房子、车子、奶粉、培训班,收入和标价之间巨大的差距,靠努力似乎实现不了。
当我们在毕业后踏上社会,却没有足够的经济和能力积累,不得不接受父母的“资助”,用于生活、工作、甚至下一代时,这算不算“啃老”?婷姐老公沉默片刻说“应该算”,但丈母娘和亲妈却异口同声说:“一家人哪里需要分那么清!”
“啃老”就像哺乳,吮吸与咬的区别很大
职业辩手陈铭对于中国家庭的描述有一段话很值得思考,他说“中国的亲情就是不断亏欠,相互怀缅。你把一切的亏欠都斩断了,情就断了”。哪部分是情?哪部分是利?这些早就融入了中国家庭的传承之中,融入了我们的血液之中了,分不开了。
最后一个故事,来自笔者本人。
我在成都工作十年后,终于攒够了买房的大部分首付,有了买房的底气。同事朋友群嘲我太笨,“早买早发了”。其实,我并非是不愿意让父母出钱买房,而是舍不得父母为我的生活倾尽所有。
母亲退休后,在老家以跳舞打麻将为生活。不管远在成都的我,无论是生病还是谈恋爱,她都并不常来。而这次买房,她却比我还要兴奋。跑新盘,看二手,询价、杀价,跟着母亲脚后,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跟着妈妈走进商场买东西,被嘱咐“看好的东西不能说喜欢,得等妈妈来杀价”的时候,那个意气风发的妈又回来了!
千挑万选,中意的房子首付还是超出了自己的预算,最后还是要靠父母帮我填上了缺口。在感恩父母的这份支持外,我感受到母亲在参与过程中的快乐。我也没再纠结成年后用父母的钱算不算“羞耻”。
有时候,“啃老”真的是个两难的选择,所以如何来界定“啃老”?父母给了钱就对他们不管不顾,自己甘当社会寄生虫,那肯定是“啃老”!但让父母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知道我们的难处,也有一定经济能力能帮助我们暂渡难关,那应该算作是“骨肉亲情”的牵系和惦念。
虽然,父母的付出是无私的,但我们肯定不能当成理所当然,也要考虑他们的未来。
其实“啃老”和“哺乳”一样,关键在于分清吮吸和咬的区别!
面对父母伸出的“援手”,该怎么办?
当代年轻人共同面临着很多的经济压力——房贷、车贷、网贷、信用卡……那么面对父母伸出的援手和“啃老”,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父母沟通呢?
☆1. 描述自己的现状、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在自己有经济上的需求时,学会和父母沟通,充分描述自己的情况。这并不是示弱,而是一种强大的自知能力的表现。
☆2. 了解父母对于“啃老”的看法
给父母足够的时间来表达他们对于亲人间经济援助以及“啃老”的看法。多问一些开放式问题,比如“您怎么看待啃老这一现象?”“您觉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啃老是可以接受的?”以此去有效地为双方建立舒适区。
☆3. 亲人间不是一味的索求
这世间所有的情感都是相互的,父母愿意无私地为我们付出,不代表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作为子女,我们同样也应该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关怀。
蹇会中 (律动心理咨询师)
·美国心理危机热线
应急认证咨询师
·埃默里自闭症中心
心理咨询师
面对父母伸出的“援手”,该怎么办?请搜索关注“律动心理订阅号”,你可以找到答案。
原标题:《七待丨当代青年之生存困惑:不“啃老”,我们怎么活?》
阅读原文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删除。
热门标签:代表什么生肖,正确的生肖,指什么生肖,打一生肖,解一生肖,猜一生肖,是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