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上交所被港交所“挖了墙角”

admin 2024-12-21 22:08:06 阅读:36 评论:0
  点击图片▲立即了解   “ 港交所新规一旦落地,将会极大影响企业赴港IPO和市场定价。 ”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上交所不会想到,自己被港交所“挖了墙脚”。   截至12月8日,港交所...

  点击图片▲立即了解

  “ 港交所新规一旦落地,将会极大影响企业赴港IPO和市场定价。 ”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上交所不会想到,自己被港交所“挖了墙脚”。

  截至12月8日,港交所今年募资总额为104亿美元,超过上交所的88亿美元,位居全球交易所IPO的第四位。

  而就在去年,上交所还能以313亿美元的募资总额“吊打”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彼时港交所的募资金额不到60亿美元,仅为上交所的五分之一。

  仅仅1年时间,为何港交所能从默默无闻到全面超越上交所和深交所?

  这个变化的背后,是内地企业为赴港上市“挤破了头”。为了接住这次“泼天的富贵”,港交所也马不停蹄地修改IPO规则。

  12月19日,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就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的建议征询市场意见。

  本次港股IPO机制的优化,引发了内地资本市场、民营企业家和港股投资者的极大关注。

  

  香港证券交易所

  

  港交所IPO新规

  港交所的本次调整主要涉及“两大方面”。我们来简单“翻译”一下。

  第一,是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流程,增加“具议价能力”的投资者参与,从而减少最终发售价格,和上市后实际交易价格之间的价格差距。

  想要理解这一改动,首先要知道什么是“IPO定价”。

  IPO定价指的是公司首次向公众发售股票时,确定股票发行价格的过程。如今的港股市场存在IPO定价偏差过大的问题,意味着公司股票上市后,容易出现暴涨或是破发。

  举个例子,合理估值1000亿的A企业如果IPO定价过高,估值一下子就抬到了2000亿,那么上市后的企业股价自然就会“跌跌不休”,不仅投资者会遭到巨大损失,也会让市场投资者觉得公司不值那么多钱,以后企业想再融资,就会困难重重。

  但如果股价定低了,IPO规模仅有500亿,又会直接影响企业融资额,不利于公司后续发展和股东长期利益。

  怎么优化呢?港交所认为,可以让那些“具有议价能力”的独立机构投资者参与定价流程。港交所甚至建议要求发行人将至少一半的发售股份,卖给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的个人投资者。

  当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他们就能够对股票定价提出更有价值的专业意见,让企业的股价更加贴近公司实际价值,避免公司定价出现较大偏离。

  第二,是确保发行人在上市时,有足够的股份供公众投资者进行交易,与此同时,放宽若干对于公众投资者持股限制的规定。

  为什么要做出这种改动?

  按照港交所现行规定,为了防止大股东操纵股价,企业上市需要留出一定比例的股份给公众投资者进行交易。市值小于100亿港元的,最低公众持股百分比为25%;市值大于100亿港元,预留比例在15%—25%。

  但这个规则有两个明显的问题。

  比如,一家市值99亿的公司,需要按照25%的比例预留股份,其相应最低公众持股市值就是28亿港元,而一家市值101亿港元的公司仅需要预留最低15%,即15亿港元的公众持股市值。

  你可能发现了,这个规则对于邻近100亿市值的企业非常不公平,就像99亿和101亿两家企业,二者市值仅相差不到2亿,但对应的最低公众持股市值却相差快13亿,这就是港交所现行规则的漏洞。

  

  第二,超大型企业的赴港上市,也时常因这一规则而头痛。

  因为总市值太庞大了,即便按照预留最低15%的公众持股规定,一家万亿市值的公司得留出1500亿港元的最低公众持股金额,绝对金额高得可怕,哪有那么多散户来买。

  港交所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港交所已经向13家超大型上市申请人作出豁免,允许其最低公众持股量低于5%,特别是今年对于内地和香港两地上市的“A+H”企业,港交所给出了低至3.4%的公众持股百分比。

  显然,港交所的这部分条款“劝退”了不少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相较于其它国际交易所,如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仅做出金额规定,并没有对比例做出限制。

  

  所以本次港交所希望放宽这一制度,建立“分层机制”,规定更合理的最低公众持股比例,为内地企业赴港IPO扫清障碍。

  逸士家族办公室CEO贾泽亮表示:“这次关于IPO和企业管着守则的优化和调整,旨在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吸引更多的企业,特别是A股上市企业赴港融资,同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港股。”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内地企业不去上交所和深交所?偏偏要挤破头皮去港交所上市?

  

  港交所的高光时刻

  不是内地企业不愿意去沪深上市,而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A股IPO发行就已经进入了“新常态”。

  2024年4月以来,在“国九条”等配套政策下,资本市场释放了提高上市门槛、压实审核责任、首发企业现场检查等制度,企业上市监管不断趋严。

  截至12月15日,A股已有432家IPO排队企业撤销了上市申请,撤回申请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80%,正在IPO排队审核的企业数量比去年减少60%。

  而今年成功上市的企业仅有94家,不如去年的1/3,这意味着内地企业想要在A股成功上市,难度激增。

  A股融资遇阻,企业就需要寻找另外的融资渠道。而港股市场凭借语言、规则、区位、金融互通等优势,自然就成为了内地企业的不二选择。港交所也承接了来自国内多家大型企业的融资需求。

  

  12月10日,

  毛戈平化妆品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今年前11个月,港股IPO公司61家,上年同期为59家,尽管上市数量并未明显增加,但由于承接了诸多大型IPO项目,港交所年度IPO金额则同比上升110%,并成为2024年全球IPO规模第四大交易所。

  从具体项目来看,港股单个IPO项目的规模和质量均有提升,很多公司是我们普通人都耳熟能详的企业。

  按照募集资金排序,美的集团募资金额高达357亿港币,居于首位。2至6名分别为地平线、顺丰控股、华润饮料、茶百道和毛戈平。去年融资第一的,今年只能屈居第五。

  

  香港资本“新红利”

  很多人都没想到,两地监管机构,都有意让港交所吃到这次内地企业上市的红利。

  今年是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十周年。

  目前已经有超过1400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企业涵盖各细分领域龙头,占港股总市值的70%以上。中资资本在港股市场中实际占据主导地位。

  过去10年里,沪深港通总成交额已经达到了约177万亿人民币。截至今年9月,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持有的证券资产总市值超过3.3万亿港元。两地金融互通成果斐然。

  所以对内地企业家而言,赴港上市已是常态选择——A股这边堵了,港股也可以上。

  

  2021年,百度在港交所二次挂牌上市

  今年以来,两地监管加速发布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政策。

  中国证监会4月19日发布五项措施:将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将不动产信托基金纳入沪深港通、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优化基金互认安排、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其中的第四项“优化基金互认安排”已经落地。据证监会网站,12月20日,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香港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进一步优化内地和香港基金的互认安排。

  这也意味着内地监管机构将继续执行和落地“惠港政策”。

  内地证监会助攻,香港这边也没有闲着。

  8月23日,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联手,下调“特专”科技行业公司上市最低市值,将之前的上市门槛从60亿港元下调至最低40亿港元。之所以修改这个市值要求,也是港交所为具有高增长潜力的科技公司降低上市障碍,适应资本市场需求做出的政策改动。

  

  2025年,望向港股?

  本次新规也并非完全都是利好。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港交所IPO规则的修改和落地,将对港股打新收益造成巨大冲击。

  智本社社长薛清和认为:“港交所对招股定价机制的优化,是新股申购过程中更加倾向机构投资者一种行为。”

  港股打新环节原有回拨机制,当公开认购达到一定倍数时,会从机构投资者的配售部分回拨一部分股份到公开认购部分,从而增加散户获得股份的机会。

  原先公开认购新股的回拨上限最高是50%,现在改成了20%。所以按照新规则,个人投资者可以分配到的新股数量会非常有限,打新收益将会下降。

  

  香港中环,香港交易所

  对上市公司而言,港股市场也并非十全十美。

  从流动性来看,港股最近30个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额为1526亿港元,而A股市场的成交量约为1.5万亿人民币,两者相差10倍。

  这意味着企业虽然更容易在港股上市,但流动性较差的问题将影响着赴港上市的企业。同一企业在港股的溢价率显著低于A股市场,也是港股流动性不足所导致的。

  尽管如此,港交所的排队数据不会骗人。截至11月25日,“A+H”股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144家,除此之外,还有86家企业正在IPO排队上市,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联手促进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已成趋势。

  贾泽亮也表示,港股是距离中国内地投资者最近的海外投资市场,很多优质的中国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在港股上市。虽然当前中国资本市场较为疲软,但中国股市仍然具有估值低和市场巨大的优势,港股仍有长期的投资潜力。

  吴晓波老师判断,2025年有望出现一波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高潮。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也将更上一个台阶。2025年的IPO融资,我们还得把眼光望向香港这一颗东方之珠。

  

  本篇作者 | 王振超 | 责任编辑 | 徐涛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

  年终秀X标杆工厂,走进工厂近距离感受智造魅力,揭秘金牌家居背后的高效生产之道。参加年终秀聆听经济趋势洞见,共享2024商业智慧盛宴。

  点击下图▼立即了解


是什么生肖猜一生肖正确的生肖解一生肖打一生肖指什么生肖

是什么生肖猜一生肖正确的生肖解一生肖打一生肖指什么生肖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删除。


热门标签:代表什么生肖,正确的生肖,指什么生肖,打一生肖,解一生肖,猜一生肖,是什么生肖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一朝成名打一个生肖,答案释义解释落实

    一朝成名打一个生肖,答案释义解释落实
    答案:龙 释义解释落实 释义: 一朝:早晨,指短时间。 成名:名声大噪,知名度提高。 解释: 龙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常被形容为神圣、威严、强大的生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权势、地位和荣誉。因此,“一朝成名”比喻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名声大噪,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和地位。 落实: 在现实生活中,“一朝成名”往往与以下情况有关: 获得重大的奖项或荣誉。 创作出广受好评的作品...
  • 务必谨慎应对 属鼠者今年面临重大考验

    务必谨慎应对 属鼠者今年面临重大考验
    属鼠者今年整体运势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吉凶相伴,考验重重。 事业运势 属鼠者今年事业运势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上半年:受到吉星庇佑,工作顺利,升职加薪的机会较多。 下半年:运势有所起伏,需注意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与同事或上司发生冲突。对于创业者而言,今年是拓展业务的好时机,但需稳扎稳打,切勿盲目扩张。 财运运势 属鼠者今年财运运势较为稳定,正财收入丰厚。 正财:收入稳定,有望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 偏...
  • 女子网购羽绒服未退货,巧舌如簧称没偷没抢

    女子网购羽绒服未退货,巧舌如簧称没偷没抢
    近日,一位女子网购了一件羽绒服,收到商品后,她以质量问题为由要求退货,但商家拒绝了她的请求。女子于是巧舌如簧,声称自己没有偷也没有抢,商家不给她退货是不合理的。 女子称,她购买的羽绒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羽绒填充不均匀,导致衣服保暖效果差;面料薄透,容易起毛;拉链不顺滑,容易卡顿。 商家表示,女子提出的质量问题都是不成立的。羽绒填充均匀,保暖效果良好;面料厚实,不易起毛;拉链顺滑,无卡顿现象。商家还提供了检测报告,证明羽绒服符合国家标准。 女子对商家的检测...
  • 精准阐释:猪狗不如对应的最佳生肖,透彻释义

    精准阐释:猪狗不如对应的最佳生肖,透彻释义
    猪狗不如对应的最佳生肖 “猪狗不如”一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品质卑劣、行为不端。但你知道吗?在十二生肖中,“猪”和“狗”对应着不同的生肖,而这些生肖往往是“猪狗不如”的反义词,代表着善良、忠诚等美德。 猪对应的最佳生肖:羊 “猪”对应着十二生肖中的“羊”。羊性情温和,温婉可人,富有同情心。它与猪的贪婪、懒惰形成鲜明对比,代表着善良、纯洁和牺牲精神。 狗对应的最佳生肖:兔 “狗”对应着十二生肖中的“兔”。兔机灵聪明,温顺乖巧,有亲和力。它与狗的忠诚、守信形成呼应,...
  • 98年虎何时踏入囍门最吉利 1998年属虎2025年最佳结婚月份

    98年虎何时踏入囍门最吉利 1998年属虎2025年最佳结婚月份
    1998年属虎人2025年结婚大利月份解析及注意事项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1998年的属虎人如今也已经32岁了,这个年纪在人们的认知中已经是大龄青年,所以大家都十分慎重看待此时。若是已经有了伴侣,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尽快结婚。那么如果98年属虎人打算在今年结婚,大利的月份是在什么时候呢? 1998属虎2025年最佳结婚月份 每个月都有相应的吉日,人们会根据新人的双方属相、生辰八字来选择避开对冲煞的日子,选择相合的有利吉日。以下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