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两会·委员建言|田元生: 全力推动政府服务转型,打造创新高效政务生态
在吉林省坚定不移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奋进的关键历史节点,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已成为增强地区核心竞争力、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驱动力。
正值吉林两会召开之际,各项关乎全省发展的议题备受瞩目。在此期间,省政协委员、吉林省华欣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元生,深入调研、审慎思考,着眼当下政府服务所面临的痛点与难点,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建议。
那么,如何深度重塑政府服务模式?如何为全省政务服务水平的提升注入强劲新动力呢?
采访中,寻找到了“答案”!
田元生委员在深入调研后指出,当前我省政府服务模式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服务模式,流程繁琐,信息在层层传递中极易损耗,导致部门间协同效率受影响。”他举例说明,一项事务在不同部门间流转,常因沟通不畅、职责不清,出现“踢皮球”现象,本应高效解决的问题,却久拖不决。
服务细节的不一致性,也是困扰群众和企业的一大难题。田元生表示:“在产权保护、公平准入和政务服务这‘三类事项’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执行标准不统一,同样的业务,在不同地方办理,结果可能截然不同,这极大地影响了政府服务的公信力。”
服务质效的缺失,更是不容忽视。“以‘三类事项’为例,办理过程耗时费力,企业和群众往往要在多个部门、多个环节间奔波,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却难以换来高效、优质的服务结果。”田元生委员言语中透露出对现状的担忧。
为打破这些困境,田元生委员提出了一套全面且具前瞻性的创新方案。
他首先建议构筑全省政府“立方体”服务创新模型。“我们要彻底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从以部门为中心,转变为以群众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田元生委员介绍,通过数字化系统,整合各部门资源,弹性调配,形成一个高效协同的服务立方体。具体而言,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或专班,针对每一项具体事务,制定出最精细的服务流程和管控方法,形成试行模式,让县区政府能够直接参照执行。同时,省属部门和地市政府要转变职能,从单纯的层层落实和汇报,转变为专注于完善服务细节,帮扶和监督县区提升服务质量。
确立基层窗口“一站式”服务地位,是田元生委员的又一重要建议。“将‘三类事项’的所有服务集中到基层窗口,实现统一受理、统一反馈。这样既能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又便于省政府对服务质量进行直接监管。”他强调,通过这一举措,省政府可以直接检查窗口的办理效率和质量,收集基层服务部门的改进建议,以及群众和企业的真实声音。
在强化省市部门责任方面,田元生委员提出,省市部门要承担起“精细化”服务的改进和监督职责。“省市部门要深入基层,倾听一线声音,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不断优化服务细节,持续完善服务体系。”他表示,这些优化后的服务内容,要统一纳入省政府的“三件事”服务体系,确保全省政务服务标准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使每一个群众和企业,无论身处省内何地,都能享受到标准化、高质量的政府服务。
田元生委员还提出,要实现全省政府“一盘棋”的质效创新服务。省级层面应凭借其宏观统筹能力,负责事项服务最小颗粒度的精细化设计,从顶层规划出科学、合理且高效的服务框架;各部门则需依据自身职能特点,对服务细节进行深度打磨与优化,为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专业支撑;基层作为服务的直接执行者,要将这些精细化的服务要求精准落实到每一次业务办理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服务体验的环节。
通过这样的层层分工与协同,在“三类事项”范畴内,无论是办理产权登记、参与市场准入流程,还是享受各类政务服务,群众和企业都能在规范高效的轨道上顺利办成事。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搭建起的服务反馈与调整机制,能够对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实时收集与分析,促使整个政府服务体系依据实际情况不断进化。
最终形成基于质效管控的动态“一盘棋”格局,打造全维度透明的政府服务转型创新服务模式。这不仅能显著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与服务水平,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与满意度,还将有力推动吉林省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为地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政务服务根基,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吉林,助力吉林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勇立潮头,实现跨越发展。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
摄影 蒋盛松
初审: 赵新
复审: 侯薇
终审: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删除。
热门标签:代表什么生肖,正确的生肖,指什么生肖,打一生肖,解一生肖,猜一生肖,是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