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解读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应该这样做
正如两位院士的观察,中国的人工智能正在开启围绕应用的新阶段。刚刚过去的2024年被一些媒体称为“大模型应用落地”以及“行业大模型发展”的“元年”;2025年,这股浪潮无疑将更加澎湃,也将覆盖更多领域。
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CMO张鹏对记者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帮助千行万业提升效率和生产力,华为云不仅在自身的研发、营销、供应链等方面全面拥抱人工智能,也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为解决中国的算力、应用、生态、人才等问题贡献力量。据张鹏介绍,华为云目前已在安徽芜湖、贵州贵安、内蒙古乌兰察布建设三大云核心枢纽,满足大模型训练、推理的庞大算力需求。
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江涛告诉记者,基于昇腾AI云服务,科大讯飞联合华为推出国内首个万卡规模大模型算力平台“飞星一号”,能够实现大模型训练推理一体化设计,解决大模型时代“卡脖子”问题,并不断优化集群训练效率。在此平台上,讯飞星火大模型持续迭代至4.0 Turbo,综合指标上已达到GPT-4 Turbo水平,数学能力、代码能力超过GPT-4o。
江涛认为,在未来的产业和科技竞争中,人工智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赋能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基础科学研究,成为中国未来几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人工智能为传统行业带来的变革已经显现。在此次“新质生产力产业实践洞见活动”中,海亮集团、海螺集团、天士力等都传统行业企业都将人工智能作为转型破局的抓手。
天士力国际基因网络创新中心总经理王文佳概括称,人工智能为中医药行业解决了“数据融合难”“分析工具复杂掌握难”“研发周期长决策难”等问题。天士力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构建了“数智本草”中医药研发平台。该平台通过智能问答、交互计算、文档生成、智能应用四种创新交互模式,涵盖了研发、健康、诊疗、教培等多个领域的功能;整合了中医药领域的大量数据资源,还通过人工智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大幅提升重要研发的效率和质量。
顺丰集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物流企业之一,人工智能也在其提质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顺丰科技AIoT领域副总裁宋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模型在很多场景大幅提升了人工智能的泛化性和柔性处理能力,可以更大范围、更高质量的辅助或替代人的工作。
宋翔介绍称,顺丰的大模型产品已经覆盖约50万名快递员,提供回答超过1000万次,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国际业务场景中,97%审单环节都已交由人工智能处理;大模型加持下,99.2%的快件安检由交给人工智能完成。
上述企业中,不少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领域的探索与实践都是同华为云合作完成。张鹏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难题与挑战,华为云希望“将简单的事留给客户,把复杂的事留给自己”,“解难题、做难事”,通过算力基础设施的搭建、基础大模型的提供、生态的构建等方式,让“众人拾柴火焰高”,与各行各业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删除。
热门标签:代表什么生肖,正确的生肖,指什么生肖,打一生肖,解一生肖,猜一生肖,是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