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企业的运营方式比许多人想象的更加环保
在2021年春季和夏季,有媒体对来自各行各业的20多位德国大型企业CEO和高管进行了深入访谈,讨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当时,可持续性议题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和数字化的紧迫性一样,成为了企业战略的重中之重。大约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绿色转型将比数字化转型更为重要。那么,今天的情况如何呢?
在政治和公众领域,可持续性议程的影响力明显下降,明显出现了优先级的调整。这一变化无疑与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多场战争和危机密切相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恰恰是那些企业,尽管面临公众舆论的转变,依然坚定地继续推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尽管社会气氛发生了变化,企业仍然坚持自己的方向。
最近,有媒体再次与德国和奥地利的上市公司、家族企业以及中高端中小型企业的高管进行了深度访谈。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今天的可持续性转型与三年前一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加重要。如今,像三年前一样,它依然是企业战略的核心支柱之一。
然而,曾经的那股创业热情已经被现实主义取而代之。最初的可持续发展热潮逐渐让位于市场的理性调整。曾经带着使命感的可持续性议题,如今已经开始被认真权衡。转型项目必须像其他投资项目一样,考虑到经济效益,评估其成本和收益。企业的口号是:可持续性是必须的,但需要保持经济上的谨慎。
这一转变的原因之一,是经历了经济困难时期后,企业发现绿色产品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并非如预期那样强烈。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可持续性并不是决定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消费者对可持续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仍然较为有限,尚未形成普遍的市场趋势。
然而,在企业的内部,德国经济的“机器”中,依然有许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例如,有建筑公司在致力于减少材料使用的同时,保持同样的产出;也有跨国消费品公司通过使用回收塑料,显著减少了原材料消耗;还有某工业企业通过对二氧化碳进行高内部转账定价,确保投资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这些例子虽然单个看并非颠覆性的“游戏规则改变者”,但在数量上,它们显示了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认真态度和务实精神。企业的目标是做可能做到的事,而这一点并不一定是负面因素。因为所有的经验都表明,只有可持续的转型,才能确保未来的竞争力。正如经济学家Milton Friedman所言:“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其利润。”
此外,企业对过去三年取得的进展进行反思,也是积极的一面。许多企业在实现可持续性目标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超过一半的受访高层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表示满意,另有三分之一的人非常满意。这为企业进一步的努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动力。
共识是:从长期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所有利益相关方都应得到关注。尤其是那些已经将可持续性嵌入决策过程的公司,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投入能够与经济效益并行推进,从而创造长期的竞争优势。在这方面,许多公司已经在其商业模式中融入了内部循环经济。
然而,访谈对象也普遍指出了一个问题——繁琐的行政程序和过多的监管成为实现目标的障碍。许多环保议题的细化监管和过度的报告要求甚至适得其反,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德国可能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转型中自我设限,阻碍了进程。未来的德国政府将面临一项重要任务,即更好地理解行业成本结构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确保减轻企业负担,推动可持续商业模式的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对统一和强制性规则的普遍攻击。事实上,欧盟的《公司可持续报告指令》(CSRD)以及新的《森林砍伐法令》等法规,已经成为受访企业的负担。它们不仅是成本的来源,还成了加速转型的绊脚石。
在减少排放方面,许多企业已有显著进展,但在另一个关键的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企业的行动却相对滞后。专家指出,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具有同等重要性。然而,目前企业在这方面的努力仍多停留在表面工作,例如设立昆虫栖息地或资助外部环境保护项目。为了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取得更多进展,企业应该像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那样,制定跨行业的、可衡量的目标。
总的来说,尽管面临挑战,企业高层依然坚定支持可持续转型。环境保护、可持续性以及二氧化碳减排等议题,已经深深根植于当今企业战略之中,可能比公众所认为的更为扎实。现实中的企业努力远比政治领域中那些充满争议却往往低效的环保讨论要积极和实用得多。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删除。
热门标签:代表什么生肖,正确的生肖,指什么生肖,打一生肖,解一生肖,猜一生肖,是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