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5月30日,在成都就发生了一起惨不忍睹的惨烈交通事故。一台跑车与横向行驶的外卖电动车发生碰撞,外卖骑手整条腿在碰撞中脱离,现场血肉模糊,简直触目惊心。据在场目击者描述,跑车时速起码在60-70公里每小时左右,过路口也并没有减速。
后车驾驶员也将行车记录仪拍摄下来的恐怖场面发布在网络上,很多围观市民也对现场进行拍摄发布。由此,这件事在网络上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除了对司机的质疑和外卖骑手的惋惜,还牵扯出一个更深次的话题。那就是在发生碰撞时,如何将对人的伤害降至最低?
对于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保护和考虑,对于他们的安全,又是否到位呢?尤其是道路上的“弱势群体”,例如行人、电动车。如闪电穿梭在车流中的电动车,和360°全方位移动的行人,都是道路上必须礼让和注意的对象。但是事故猛如虎,只要稍微放松了对于危险的察觉,残酷的事故就会找上门来。
小腿支撑
其实在很多车型上都有装备这类保护行人的设计,比如以现款凯美瑞来说,前保险杠下部的突起结构,就是小腿支撑设计。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碰撞发生时,可以在人的小腿处产生支撑作用,以免膝关节弯曲度过大而导致严重后果。
防护引擎盖
还有一种更为进阶的防护引擎盖,能在发生碰撞时,通过来自保险杠内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反馈,在15毫秒内利用气压升高系统将引擎盖抬起,有效的增加了更多的缓冲空间,能对人体脆弱的头部和上半身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与引擎盖“硬碰硬”。
行人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的运用,在很多车型均有装备,也是一个有效减少碰撞伤害的利器。但是将安全气囊用在车外,用于保护行人,应该是第一人。同理,由保险杠内置传感器触发引擎盖快速自动抬起,同时将置于引擎盖下的安全气囊弹出,遮挡住前挡风玻璃和A柱。但是这套系统仅支持20-50公里每小时之内的碰撞弹开,如果速度过快或者过低都无法达到触发条件。
在对于行人的保护上,各大车企也都在不断完善,和推出更多,更有效的措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也给用户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以现款在售雅阁为例,其搭载的防护引擎盖,就会在过大坑、撞到野狗,等并非与行人接触的情况下打开。
一位车主就在网上分享了一起让他十分糟心的交通事故,据这位车主描述,“我的车刚提没多久,还没有上牌,当天正常行驶在马路上的时候,一只狗突然冲出来被我车给撞了,当时车速并不快,狗被撞后就吓跑了,看样子没什么事。”
看上去也没有什么损伤,但是发动机盖后沿给弹起了,车主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伸手去想将其按下,但是行不通,就去4S店修车了。到达4S店后被告知,这是触发了的行人保护装置,这个装置是一次性的,需要修好,维修费用定损后在9353元,加上七七八八的误工费,损失高达万元。
除了雅阁,其他很多搭载该功能的车型均出现过类似情况。同样是搭载行人保护系统的,时速30的状态下,碰到一只小猫,行人保护系统启动,可能9条命的小猫是没有一点事,但是ATS-L就没这么好的状态了,4S店说重置系统,得花费2万多,而保险公司给的答案,还不一定能报。
同样也是,和仅仅只是轻微碰撞,导致主动机盖弹起,维修费2万起步是跑不了的。而,仅仅只是几百块钱的钣金就能搞定。
所以对于车友而言,那些遭遇小事故就触发主动安全装置,带来的经济损失令很多车主都很苦恼,以至于有不少车主想主动关闭这样的行人保护装置。
到底该不该搭载这项配置,也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争论。一方站行人,认为碰撞会对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必须要有行人碰撞保护,。另一队则认为这类配置实属鸡肋,会给用户带来太多麻烦,还不如在主动安全配置上下功夫,不与行人发生碰撞也就不会有这些事了。你怎么看呢?
运用科技来保护行人这自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话说回来,再优秀的系统也会有故障的时候,再熟练的老司机也有“翻车”的时候。只有每个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心中都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防患于未然,时刻都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才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好的保护。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删除。
热门标签:代表什么生肖,正确的生肖,指什么生肖,打一生肖,解一生肖,猜一生肖,是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