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生物世界 生物世界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观点,认为平均而言,女性在典型环境温度下生活或工作时,会比男性感觉更冷。然而,很少有研究验证这种观点的真实性。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题为:The thermoneutral zone in women takes an “arctic” shift compared to me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通过在温控房间里对男性和女性志愿者进行的实验发现,在17-31°C环境条件下,人们对环境温度的感知存在非常微小的性别差异,对感知寒冷的生理反应也几乎没有性别差异。
在这项对照实验中,研究团队进行了对照实验,让健康、瘦弱的年轻人坐在温度控制的房间里,以了解更多可能导致女性比男性在环境温度下感觉更冷的说法的条件。研究团队首先对16名女性和12名男性志愿者的几个代谢参数进行分析,比如他们身体中棕色脂肪组织的比例,以及皮肤温度和核心体温。接下来,每个志愿者被要求在一个温控房间里坐5个小时,研究团队在短时间内改变温度。
所有志愿者都穿着研究团队提供的衣服,以确保他们不会因为穿着而影响温度感知。房间温度从17°C到31°C不等。在每次温度变化时,志愿者会被问及他们是否感到寒冷,他们还会被监测打冷颤的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在环境温度感知方面的性别差异很小,大多数志愿者在几乎相同的温度下感到寒冷,而且他们开始打冷颤时的温度也没有差异。但该研究确实发现了一个小的性别差异——女性的下临界温度比男性略低,下临界温度指低于这一温度时身体需要额外的热量来维持核心体温,而高于这一温度则需要散热,位于极地的恒温动物下临界温度较低,位于热带的的恒温动物下临界温度较高。
该研究显示,女性的下临界温度为21.9±1.3°C,男性为22.9±1.2°C。这意味着着随着温度下降,女性比男性更快开始新陈代谢变化,以帮助她们保持身体核心温度。研究团队表示,从这一数据来看,女性更具极地特征,而男性更具热带特征,这可能是因为女性更多的体脂抵消了她们较小的体型相关的低基础代谢率。
总的来说,研究团队得出的结论是,人类身体的大小和组成比性别更有可能影响人们对寒冷的感知。
论文链接: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311116121
原标题:《PNAS:女性并不比男性更怕冷,但降温时女性更快开始代谢产热》
阅读原文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删除。
热门标签:代表什么生肖,正确的生肖,指什么生肖,打一生肖,解一生肖,猜一生肖,是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