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伴随着冰雪旅游旺季到来,榆林积极响应"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努力探索"冰雪+民俗+旅游+运动"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让冰雪经济呈现出"冷资源"释放"热效应"的良好势头。
1月17日晚,榆阳区首届冰雪节在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景区开幕,本届冰雪节以"畅游魅力榆林 尽享冰雪激情"为主题。向八方游客发出一张冰雪请柬,共赴冰雪之约,弘扬冬季运动文化,打造榆林冬季旅游品牌。
在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景区5万平方米的冰雪场上,百米滑雪道,4000平米超大冰场,雪上保龄球,以及冰上自行车等40余项无动力娱乐项目,吸引着游客纷纷打卡体验。在这里,富有榆林文化特色的"南塔北台、六楼骑街"大型冰雕,在灯火的映射下显得如梦如幻。冰雪奇观与草滩风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让人耳目一新。
"不是哈尔滨去不起,而是补浪河更具性价比!寒假带孩子来这里玩,感觉来了就像换了一个地方一样,我们再也不用羡慕哈尔滨了,咱榆林也有自己的冰雪节,游玩项目特别丰富,大人孩子都很喜欢。"游客张娥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冰雪节开幕式上,众多明星前来献艺。国家一级演员唐国强也受邀来榆,现场为群众朗诵了《沁园春·雪》,为冰雪节增添了浓浓的诗意。唐国强说:"我跟榆林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因为当年拍《延安颂》《保卫延安》等这些片子,都是到榆林拍的,尤其是《解放》。我们都感受到榆林变化太大,已经看不到毛乌素沙漠的这种感觉了,我觉得这就是人定胜天的一种精神,我想榆林一定占着天时、地利、人和,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更大的发展。"
如果说白天的补浪河冰雪场上是速度与激情的喧闹欢乐,那么夜晚的园区则是安逸静美的。"银装素裹林海朦,万籁无声山村宁"在治沙连的雪乡屋,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与梦幻般的蓝色灯海相映,与鹿为伴,在夜色的笼罩下,雪白的屋檐下,熙熙攘攘的游客穿梭在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游人如织,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氛围。景区内各式冰雕褪去了白日的银装,换上了夜间的彩衣,仿佛童话中的冰雪城堡,与所有游客共同镌刻一段冰雪奇缘。
"诚挚地邀请全国的游客朋友们,来到我们陕北榆林榆阳,走进银装素裹的世界,在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景区,尽情感受冰雪世界的浪漫与激情,在榆林古城感受陕北特色文化与非遗的炙热内涵,在乡村感受淳朴浓郁的乡音乡情。"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副局长张蓉说。
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大漠冰雪园,试运营一周以来,网络热销门票3万多张,冰雪赛道、冰雪古韵、冰雪童年三大篇章数十种体验项目,此次冰雪节的举办也是榆林打造冰雪运动与旅游融合的创新举措,活动将进一步弘扬冰雪文化、普及冰雪运动、发展冰雪旅游,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助推榆林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据了解,本届冰雪节嘉年华活动将持续至今年2月底闭幕。
榆阳区副区长惠生卫说:"我们打造冰雪节,就是为了丰富冰雪业态、厚植冰雪文化,探索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的路径,也希望能走出一条能源城市转型发展的创新路径,既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也让冰天雪地变为金山银山,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3年,在榆林古城、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一核两极"龙头景点带动下,榆阳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068万人次,同比增长29.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33.2%,文旅产业逐步成长为拉动榆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文/记者 钟文玲 胡少鹏 刘昊欣 见习记者 折无为 图/记者 胡少鹏摄
原标题:《榆阳区首届冰雪节:“冷资源”释放“热效应” 冰雪经济火力全开》
阅读原文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删除。
热门标签:代表什么生肖,正确的生肖,指什么生肖,打一生肖,解一生肖,猜一生肖,是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