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上午9点50分,记者在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盾构TBM工程大数据中心见证了上海崇太长江隧道使用智能盾构I-TBM系统进行智能掘进。
智能盾构掘进技术成果
这个盾构智能掘进控制系统是李凤远教授和他的团队历经8年潜心研究取得的成果。它的投入使用,让盾构机这个庞然大物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自动挖掘出一条条地铁、隧道,开启了隧道智能建造的新篇章。
今年49岁的李凤远,是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总工程师。作为实验室的带头人、中原大工匠,李凤远带领团队主要面向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围绕解决高原、高寒、深地、深水、超长等极限工况下隧道掘进机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高效破岩与场变控制、极端工况装备设计与制造、智能掘进与运维等方向的研究。
面向盾构隧道建造数智化的发展需求,李凤远带领他的团队,以智提质,走出了一条智能盾构之路。面对隧道建造转型升级,当前我们正在持续数智赋能。李凤远告诉记者,日前,依托上海崇太长江隧道,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大直径盾构隧道智能建造系列关键技术,初步建成了7+N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体系。
该技术体系具备安环、进度、生产等全要素项目协同管理功能,形成了智能感知、智能设计、智能预制、智能掘进等九大应用成果,将智能化理念和技术深度嵌入隧道建造全流程,大幅提升了工程施工效率和工程建设质量,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新动能,引领隧道智能建造进入新阶段。
智能盾构技术持续深入发展
伴随着新兴技术的深度赋能,盾构/TBM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必将深入发展。我们将围绕隧道‘智能建造’这个方向,努力做成‘三个一’。
谈及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李凤远深感未来的智能化道路,道阻且长,他将和他的团队一道,围绕着建设一个盾构/TBM隧道全国大数据云计算共享中心、构建一个盾构/TBM数智赋能创新共同体、组建一个盾构/TBM隧道智能建造联盟三大目标继续潜心研究,行而不辍,为推动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原文链接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删除。
热门标签:代表什么生肖,正确的生肖,指什么生肖,打一生肖,解一生肖,猜一生肖,是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