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围城”正困扰上海近郊各大地铁站,仅靠收费管理有用吗?

admin 2024-12-13 21:20:12 阅读:92 评论:0
如今,骑电瓶车或者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是很多普通市民短驳通勤、低成本出行的首选。可随着城市界面的扩张,地铁口无序停放、车辆围堵等矛盾在城市近郊愈发突出。,近日,记者走访了颛桥、共富新村、宝杨路、北桥、莘庄等客流量较大且非机动车数量多的站点,...
如今,骑电瓶车或者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是很多普通市民短驳通勤、低成本出行的首选。可随着城市界面的扩张,地铁口无序停放、车辆围堵等矛盾在城市近郊愈发突出。,近日,记者走访了颛桥、共富新村、宝杨路、北桥、莘庄等客流量较大且非机动车数量多的站点,了解轨道交通枢纽是如何应对“电瓶车停车”难题的,其中几个站点还采取了收费调节停车的模式,这些举措是否有成效、可推广?,非机动车“围堵”地铁站,电瓶车成市民短驳“硬需求”,电瓶车(电动自行车)占据人行道的大片范围,甚至占用机动车道、盲道、斑马线、消防通道等禁停区的现象在许多近郊地铁站很常见,甚至影响了周边几百米范围的交通出行。,12月2日上午8点半,正处于莘庄站非机动车车流的早高峰,这里就像是非机动车的“海洋”,将近千余辆非机动车密密麻麻挤在一起,还有车辆不断地从四面八方过来。,本就不宽的上街沿空间被停放的非机动车一再压缩,错向行走的行人需要侧身才能通行,与此同时,还源源不断地有非机动车骑上人行道找空隙停车。王女士居住在离地铁站1.4公里的地方,每天骑电动车四分钟左右到站点,她抱怨道:“从进站口一两百米处就开始挤来挤去,不仅找不到位置停车,停好车后又要‘挤’到地铁站,下雨天更是糟糕,乱得很。”,而在颛桥地铁站附近,非机动车也延绵了几百米,虽然地面上有用白线画出的非机动车停放区,路旁也有“禁止停放非机动车”的标识,但仍有不少车辆横向停在白线外侧,或直接停放在禁停标识下方。江湾镇地铁站共开放7个出入口,在逸仙路一侧,有长达一百多米的连廊可以遮风挡雨,早上8时便停满了车,车与车几乎没有“突破口”,停放成三排,连停车线外和盲道区域也都被电动车和自行车挤占了。北桥地铁站出入口处有一公交车站,连公交站台的缝隙处也塞进了几辆非机动车。,颛桥站附近绿化带旁侧贴上了非机动车禁停的标识,但仍有不少车辆停在附近,北桥地铁站旁公交车站牌缝隙也被电动车塞满,这些乱象的背后是非机动车数量的剧增。其中共享单车的问题,经过媒体曝光后,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和治理,但居民电动自行车“围堵”地铁站的现象却还存在治理的空白。,公开报道显示,截至2024年7月底,全市注册登记电动自行车约1150余万辆。对一部分近郊市民来说,电瓶车确实是“硬需求”。张女士住在离地铁站约2公里的小区,到颛桥地铁站可乘坐闵行17路公交车,五站后到达地铁站,但公交车要10-15分钟一班,乘坐一次2元钱,而骑电瓶车仅需7分钟,时间上更加灵活,成本也更低,“如果车停到马路对面,等红绿灯要一分钟,跑过来要两分多钟,接下来还要换乘两次将近50分钟的地铁。上班的疲惫才刚刚开始,真的一点都不想多走路了。”,如果将车辆停放在能找到空位的费区外,离地铁站的距离会更远一些,走路约五分钟,地铁站有不少公交车途经,但车辆班次约10~15分钟一班,不少市民觉得电动车时间更灵活,而且他们普遍乘坐3~5站即可到达地铁站,但公交车单程票价也要2元,委托第三方运营,收费服务投诉多,此前,讨论非机动车乱象时,共享单车常是被诟病的对象,它背后的主体是企业,在轨道交通、属地部门和企业三方博弈中,投放治理也已经出现数字化、智能化的治理路径。但电瓶车该如何管似乎并无定论,目前,有属地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治理,其中不少采用收费停车调节的方式,收获了一定成效,但也带来了新问题。,比如,为了不停放在收费区,不少电瓶车挤在一起,不少轨道枢纽旁侧反而出现了区外乱停放,收费区内停不满的情况。“有些车宁愿擦碰、后视镜挤歪了也要停在(费区)外面”,北桥地铁站旁侧进行市容管理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每天都要整理延绵几百米的车辆。,莘庄站北1口收费员也表示,此收费区内可容纳三百多辆非机动车,另一费区则可容纳九百辆左右,而区外总是先被停满的,大概早上7-8时停车辆数量最多,后续逐渐有车辆停进收费区,“因为收费区这里一直有位置”,不过,北1口这片收费区即将改造升级,未来几个月车辆将停放在北2口的收费区。,12月2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莘庄地铁站,北侧共有两个出入口,旁侧各有一片收费区域,价目表上对于电动车的收费定价为“2元/每天/每次”,过夜再加2元。收费区内已经停放了几百辆车,不过仍有部分空间。,莘庄站北出入口旁非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在北桥站马路对面公厕背后,也有一小块停车收费区域,下午时分并没有收费员进行管理,而是自助式付款停车,车棚内车辆数目寥寥,电瓶车收费价格也更加便宜,写着“1元/辆次/天”。而在收费区外,不少电瓶车车停在了人行道和斑马线路口处。,同样,颛桥地铁站的收费区在下午1时左右也并未停满,价格为1.5元/辆次/天”,不过这里的收费区有大棚和充电区,收费员表示下雨天收费区停放比平日更满。,除了停车区域“冷热不均”外,也有市民对收费停车的服务和标准提出疑问。徐先生不久前刚从颛桥搬到莘庄站附近,发现“这里(莘庄站)的电瓶车停车费(比颛桥)贵一倍,还是露天的,而且这只有停车区门口有一个摄像头,头盔丢了找不回来,也没有赔偿。收费变高,但却没提供什么服务。”,当被问及为何还要停放在收费区时,徐先生解释道,收费区离地铁出入口最近,这两个出入口旁侧的道路上不到八点半便已经停满了电瓶车,离地铁越近越拥挤,“根本插不进去,如果不想付钱,只能在距离地铁站三百多米的地方停车后再跑过来。”,收费区外侧车辆密密麻麻停放,有些车辆硬生生“挤”进去,住在北桥地铁站附近的居民张先生也对收费区域的范围提出了疑问。北桥地铁站南侧有一块收费停车区域,写着“电动自行车1.5元/辆次/天”,外侧用绿色铁丝网围成一圈,更多的车辆只能停放在马路对面和沿街更远的地方。张先生提到,自己有次骑电瓶车停到铁丝网外约5米的距离,刚一停好车,收费员就走过来要求缴费,并解释说这里拉了绳子,就属于收费区,旁侧的绿化带上挂了二维码。张先生没再争辩便扫码缴费,但仍然觉得不合理:“可以接受停车收费,但收费的范围是否应标明?”,北桥站收费停放区域为图中黄色区,其余车辆一列排开在费区外红色区域,延续几百米,铁丝网外侧也有部分区域需要收费,北桥站出口处用铁丝网拦起的停车收费区,颛桥地铁站出入口非机动车停车收费亭上贴着涨价通知,颛桥、北桥、莘庄三个地铁站的价目公示表的落款均为上海德亮市容服务管理公司,记者联系到其工作人员询问收费标准和区域如何规定。工作人员伍先生表示,公司从事非机动车停放管理业务已十几年,此前,非机动车停放价格由物价局管理。而2018年《上海市定价目录》取消了非机动车停车收费的政府定价项目,地铁枢纽所在的属地政府也在对周边停车管理进行改造,有些场地被划为收费区,有些收费区则被取消,目前收费区有张贴收费标识。具体定价标准则由公司规定,“以前每个月收费员的人工成本一千多元就能覆盖,现在要四五千元,所以单次收费价格不得不上涨。”,此外,记者在莘庄站扫描停车缴费二维码时,发现收款人昵称为“上海一网通”,而其他站点的收款人昵称均为个人姓名。对此,上海德亮市容服务管理公司工作人员解释道,每个收费点的钱是先打进收费员的个人账户,公司再根据每个月收费数额的多少给收费员评定绩效指标,有些停车的市民对于停车费的去向不放心,收费员便将自己的收款名称改为一网通,获取停车人的信任,省去解释的环节。,正视市民需求,拓展停放空间,城市在飞速发展,电动自行车是市民接驳地铁“最后一公里”的刚需。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的葛天任副教授认为,许多地铁站规划、开通时并未考虑到此需求,因此各种停放乱象屡禁不止,而这种现象并非是靠自觉、罚款或收费就能解决的。,“许多居住在远郊或近郊的市民本身就是为了减少支出成本,交通规划应以人为本,在配套设施方面跟上其出行需求。”葛天任建议属地可以和交管部门联合评估地铁枢纽周边的停放需求量,对相关空间进行再改造。,两周前,市民李女士略带惊喜地发现:宝杨路地铁站非机动车停放区不再收费了。不过李女士也有些担忧,怕车辆乱放的情况也卷土重来。12月4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之前张贴的收费价目表已被揭下,现场车辆停放有序,还有宝山城运管理人员正在对车辆进行摆放整理工作。记者联系了之前在此从事非机动车收费业务的上海日升停车场管理公司,对方表示是交管部门撤销其收费管理的,宝山区对于建设B+R(非机动车换乘轨道交通)停车场较为重视,争取在年底完成34个轨交站点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提升项目。,宝山共富新村站的B+R(非机动车换乘轨道交通)停车场,利用桥下空间,打造了可以容纳几千辆非机动车的停放空间,在上海市交通委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慢行交通品质提升的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也特别提及要拓展非机动车停放空间:聚焦轨道交通站点、学校、医院等非机动车停放需求大的区域,通过停放点位挖潜、优化布局、设置调蓄点等措施,增设非机动车停放空间,规范非机动车停放。,事实上,上海市P+R(机动车换乘轨道交通)停车场的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出现了“冷热不均”的情况。目前有一些区域进行了规划空间的再改造,为市民提供更合理的停放空间。如宝安公路地铁站下方的B+R(非机动车换乘轨道交通)停车场分为两片区域:人行通道南侧由原来的P+R机动车收费停车场改建而来,有900多个非机动车停车位,人行通道北侧还可以再免费停放1000多辆非机动车。专家呼吁,B+R的建设应该纳入到新建地铁站的整体规划中,尤其是在近郊居民集中居住区,满足市民短驳出行的需要。,

电瓶车“围城”正困扰上海近郊各大地铁站,仅靠收费管理有用吗?

2024-12-13 10:21:13 来源:上观新闻 选稿:周玮

如今,骑电瓶车或者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是很多普通市民短驳通勤、低成本出行的首选。可随着城市界面的扩张,地铁口无序停放、车辆围堵等矛盾在城市近郊愈发突出。

近日,记者走访了颛桥、共富新村、宝杨路、北桥、莘庄等客流量较大且非机动车数量多的站点,了解轨道交通枢纽是如何应对“电瓶车停车”难题的,其中几个站点还采取了收费调节停车的模式,这些举措是否有成效、可推广?

非机动车“围堵”地铁站,电瓶车成市民短驳“硬需求”

电瓶车(电动自行车)占据人行道的大片范围,甚至占用机动车道、盲道、斑马线、消防通道等禁停区的现象在许多近郊地铁站很常见,甚至影响了周边几百米范围的交通出行。

12月2日上午8点半,正处于莘庄站非机动车车流的早高峰,这里就像是非机动车的“海洋”,将近千余辆非机动车密密麻麻挤在一起,还有车辆不断地从四面八方过来。

本就不宽的上街沿空间被停放的非机动车一再压缩,错向行走的行人需要侧身才能通行,与此同时,还源源不断地有非机动车骑上人行道找空隙停车。王女士居住在离地铁站1.4公里的地方,每天骑电动车四分钟左右到站点,她抱怨道:“从进站口一两百米处就开始挤来挤去,不仅找不到位置停车,停好车后又要‘挤’到地铁站,下雨天更是糟糕,乱得很。”

而在颛桥地铁站附近,非机动车也延绵了几百米,虽然地面上有用白线画出的非机动车停放区,路旁也有“禁止停放非机动车”的标识,但仍有不少车辆横向停在白线外侧,或直接停放在禁停标识下方。江湾镇地铁站共开放7个出入口,在逸仙路一侧,有长达一百多米的连廊可以遮风挡雨,早上8时便停满了车,车与车几乎没有“突破口”,停放成三排,连停车线外和盲道区域也都被电动车和自行车挤占了。北桥地铁站出入口处有一公交车站,连公交站台的缝隙处也塞进了几辆非机动车。

颛桥站附近绿化带旁侧贴上了非机动车禁停的标识,但仍有不少车辆停在附近

北桥地铁站旁公交车站牌缝隙也被电动车塞满

这些乱象的背后是非机动车数量的剧增。其中共享单车的问题,经过媒体曝光后,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和治理,但居民电动自行车“围堵”地铁站的现象却还存在治理的空白。

公开报道显示,截至2024年7月底,全市注册登记电动自行车约1150余万辆。对一部分近郊市民来说,电瓶车确实是“硬需求”。张女士住在离地铁站约2公里的小区,到颛桥地铁站可乘坐闵行17路公交车,五站后到达地铁站,但公交车要10-15分钟一班,乘坐一次2元钱,而骑电瓶车仅需7分钟,时间上更加灵活,成本也更低,“如果车停到马路对面,等红绿灯要一分钟,跑过来要两分多钟,接下来还要换乘两次将近50分钟的地铁。上班的疲惫才刚刚开始,真的一点都不想多走路了。”

如果将车辆停放在能找到空位的费区外,离地铁站的距离会更远一些,走路约五分钟

地铁站有不少公交车途经,但车辆班次约10~15分钟一班,不少市民觉得电动车时间更灵活,而且他们普遍乘坐3~5站即可到达地铁站,但公交车单程票价也要2元

委托第三方运营,收费服务投诉多

此前,讨论非机动车乱象时,共享单车常是被诟病的对象,它背后的主体是企业,在轨道交通、属地部门和企业三方博弈中,投放治理也已经出现数字化、智能化的治理路径。但电瓶车该如何管似乎并无定论,目前,有属地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治理,其中不少采用收费停车调节的方式,收获了一定成效,但也带来了新问题。

比如,为了不停放在收费区,不少电瓶车挤在一起,不少轨道枢纽旁侧反而出现了区外乱停放,收费区内停不满的情况。“有些车宁愿擦碰、后视镜挤歪了也要停在(费区)外面”,北桥地铁站旁侧进行市容管理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每天都要整理延绵几百米的车辆。

莘庄站北1口收费员也表示,此收费区内可容纳三百多辆非机动车,另一费区则可容纳九百辆左右,而区外总是先被停满的,大概早上7-8时停车辆数量最多,后续逐渐有车辆停进收费区,“因为收费区这里一直有位置”,不过,北1口这片收费区即将改造升级,未来几个月车辆将停放在北2口的收费区。

12月2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莘庄地铁站,北侧共有两个出入口,旁侧各有一片收费区域,价目表上对于电动车的收费定价为“2元/每天/每次”,过夜再加2元。收费区内已经停放了几百辆车,不过仍有部分空间。

莘庄站北出入口旁非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

在北桥站马路对面公厕背后,也有一小块停车收费区域,下午时分并没有收费员进行管理,而是自助式付款停车,车棚内车辆数目寥寥,电瓶车收费价格也更加便宜,写着“1元/辆次/天”。而在收费区外,不少电瓶车车停在了人行道和斑马线路口处。

同样,颛桥地铁站的收费区在下午1时左右也并未停满,价格为1.5元/辆次/天”,不过这里的收费区有大棚和充电区,收费员表示下雨天收费区停放比平日更满。

除了停车区域“冷热不均”外,也有市民对收费停车的服务和标准提出疑问。徐先生不久前刚从颛桥搬到莘庄站附近,发现“这里(莘庄站)的电瓶车停车费(比颛桥)贵一倍,还是露天的,而且这只有停车区门口有一个摄像头,头盔丢了找不回来,也没有赔偿。收费变高,但却没提供什么服务。”

当被问及为何还要停放在收费区时,徐先生解释道,收费区离地铁出入口最近,这两个出入口旁侧的道路上不到八点半便已经停满了电瓶车,离地铁越近越拥挤,“根本插不进去,如果不想付钱,只能在距离地铁站三百多米的地方停车后再跑过来。”

收费区外侧车辆密密麻麻停放,有些车辆硬生生“挤”进去

住在北桥地铁站附近的居民张先生也对收费区域的范围提出了疑问。北桥地铁站南侧有一块收费停车区域,写着“电动自行车1.5元/辆次/天”,外侧用绿色铁丝网围成一圈,更多的车辆只能停放在马路对面和沿街更远的地方。张先生提到,自己有次骑电瓶车停到铁丝网外约5米的距离,刚一停好车,收费员就走过来要求缴费,并解释说这里拉了绳子,就属于收费区,旁侧的绿化带上挂了二维码。张先生没再争辩便扫码缴费,但仍然觉得不合理:“可以接受停车收费,但收费的范围是否应标明?”

北桥站收费停放区域为图中黄色区,其余车辆一列排开在费区外红色区域,延续几百米

铁丝网外侧也有部分区域需要收费

北桥站出口处用铁丝网拦起的停车收费区

颛桥地铁站出入口非机动车停车收费亭上贴着涨价通知

颛桥、北桥、莘庄三个地铁站的价目公示表的落款均为上海德亮市容服务管理公司,记者联系到其工作人员询问收费标准和区域如何规定。工作人员伍先生表示,公司从事非机动车停放管理业务已十几年,此前,非机动车停放价格由物价局管理。而2018年《上海市定价目录》取消了非机动车停车收费的政府定价项目,地铁枢纽所在的属地政府也在对周边停车管理进行改造,有些场地被划为收费区,有些收费区则被取消,目前收费区有张贴收费标识。具体定价标准则由公司规定,“以前每个月收费员的人工成本一千多元就能覆盖,现在要四五千元,所以单次收费价格不得不上涨。”

此外,记者在莘庄站扫描停车缴费二维码时,发现收款人昵称为“上海一网通”,而其他站点的收款人昵称均为个人姓名。对此,上海德亮市容服务管理公司工作人员解释道,每个收费点的钱是先打进收费员的个人账户,公司再根据每个月收费数额的多少给收费员评定绩效指标,有些停车的市民对于停车费的去向不放心,收费员便将自己的收款名称改为一网通,获取停车人的信任,省去解释的环节。

正视市民需求,拓展停放空间

城市在飞速发展,电动自行车是市民接驳地铁“最后一公里”的刚需。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的葛天任副教授认为,许多地铁站规划、开通时并未考虑到此需求,因此各种停放乱象屡禁不止,而这种现象并非是靠自觉、罚款或收费就能解决的。

“许多居住在远郊或近郊的市民本身就是为了减少支出成本,交通规划应以人为本,在配套设施方面跟上其出行需求。”葛天任建议属地可以和交管部门联合评估地铁枢纽周边的停放需求量,对相关空间进行再改造。

两周前,市民李女士略带惊喜地发现:宝杨路地铁站非机动车停放区不再收费了。不过李女士也有些担忧,怕车辆乱放的情况也卷土重来。12月4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之前张贴的收费价目表已被揭下,现场车辆停放有序,还有宝山城运管理人员正在对车辆进行摆放整理工作。记者联系了之前在此从事非机动车收费业务的上海日升停车场管理公司,对方表示是交管部门撤销其收费管理的,宝山区对于建设B+R(非机动车换乘轨道交通)停车场较为重视,争取在年底完成34个轨交站点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提升项目。

宝山共富新村站的B+R(非机动车换乘轨道交通)停车场,利用桥下空间,打造了可以容纳几千辆非机动车的停放空间

在上海市交通委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慢行交通品质提升的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也特别提及要拓展非机动车停放空间:聚焦轨道交通站点、学校、医院等非机动车停放需求大的区域,通过停放点位挖潜、优化布局、设置调蓄点等措施,增设非机动车停放空间,规范非机动车停放。

事实上,上海市P+R(机动车换乘轨道交通)停车场的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出现了“冷热不均”的情况。目前有一些区域进行了规划空间的再改造,为市民提供更合理的停放空间。如宝安公路地铁站下方的B+R(非机动车换乘轨道交通)停车场分为两片区域:人行通道南侧由原来的P+R机动车收费停车场改建而来,有900多个非机动车停车位,人行通道北侧还可以再免费停放1000多辆非机动车。专家呼吁,B+R的建设应该纳入到新建地铁站的整体规划中,尤其是在近郊居民集中居住区,满足市民短驳出行的需要。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删除。


热门标签:代表什么生肖,正确的生肖,指什么生肖,打一生肖,解一生肖,猜一生肖,是什么生肖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10668文章数 0评论数
热门文章
  • 一朝成名打一个生肖,答案释义解释落实

    一朝成名打一个生肖,答案释义解释落实
    答案:龙 释义解释落实 释义: 一朝:早晨,指短时间。 成名:名声大噪,知名度提高。 解释: 龙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常被形容为神圣、威严、强大的生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权势、地位和荣誉。因此,“一朝成名”比喻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名声大噪,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和地位。 落实: 在现实生活中,“一朝成名”往往与以下情况有关: 获得重大的奖项或荣誉。 创作出广受好评的作品...
  • 务必谨慎应对 属鼠者今年面临重大考验

    务必谨慎应对 属鼠者今年面临重大考验
    属鼠者今年整体运势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吉凶相伴,考验重重。 事业运势 属鼠者今年事业运势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上半年:受到吉星庇佑,工作顺利,升职加薪的机会较多。 下半年:运势有所起伏,需注意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与同事或上司发生冲突。对于创业者而言,今年是拓展业务的好时机,但需稳扎稳打,切勿盲目扩张。 财运运势 属鼠者今年财运运势较为稳定,正财收入丰厚。 正财:收入稳定,有望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 偏...
  • 女子网购羽绒服未退货,巧舌如簧称没偷没抢

    女子网购羽绒服未退货,巧舌如簧称没偷没抢
    近日,一位女子网购了一件羽绒服,收到商品后,她以质量问题为由要求退货,但商家拒绝了她的请求。女子于是巧舌如簧,声称自己没有偷也没有抢,商家不给她退货是不合理的。 女子称,她购买的羽绒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羽绒填充不均匀,导致衣服保暖效果差;面料薄透,容易起毛;拉链不顺滑,容易卡顿。 商家表示,女子提出的质量问题都是不成立的。羽绒填充均匀,保暖效果良好;面料厚实,不易起毛;拉链顺滑,无卡顿现象。商家还提供了检测报告,证明羽绒服符合国家标准。 女子对商家的检测...
  • 精准阐释:猪狗不如对应的最佳生肖,透彻释义

    精准阐释:猪狗不如对应的最佳生肖,透彻释义
    猪狗不如对应的最佳生肖 “猪狗不如”一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品质卑劣、行为不端。但你知道吗?在十二生肖中,“猪”和“狗”对应着不同的生肖,而这些生肖往往是“猪狗不如”的反义词,代表着善良、忠诚等美德。 猪对应的最佳生肖:羊 “猪”对应着十二生肖中的“羊”。羊性情温和,温婉可人,富有同情心。它与猪的贪婪、懒惰形成鲜明对比,代表着善良、纯洁和牺牲精神。 狗对应的最佳生肖:兔 “狗”对应着十二生肖中的“兔”。兔机灵聪明,温顺乖巧,有亲和力。它与狗的忠诚、守信形成呼应,...
  • 98年虎何时踏入囍门最吉利 1998年属虎2025年最佳结婚月份

    98年虎何时踏入囍门最吉利 1998年属虎2025年最佳结婚月份
    1998年属虎人2025年结婚大利月份解析及注意事项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1998年的属虎人如今也已经32岁了,这个年纪在人们的认知中已经是大龄青年,所以大家都十分慎重看待此时。若是已经有了伴侣,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尽快结婚。那么如果98年属虎人打算在今年结婚,大利的月份是在什么时候呢? 1998属虎2025年最佳结婚月份 每个月都有相应的吉日,人们会根据新人的双方属相、生辰八字来选择避开对冲煞的日子,选择相合的有利吉日。以下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