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取消订单加价卖何以屡禁不绝?专家建议建立黑名单并在商家页面醒目标注

admin 2025-05-08 14:18:08 阅读:2 评论:0
“临近假期把房间给我取消了,还不允许我提赔偿”“现在要求退房不是为难人吗”“提前很久订的酒店,突然涨价要我补3倍差价,不然就要求我退订”……,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人们走出家门,观美景、吃美食,玩得不亦乐乎。但也有多名消费者向《法治日报》记者...
“临近假期把房间给我取消了,还不允许我提赔偿”“现在要求退房不是为难人吗”“提前很久订的酒店,突然涨价要我补3倍差价,不然就要求我退订”……,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人们走出家门,观美景、吃美食,玩得不亦乐乎。但也有多名消费者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此前通过平台预订的酒店、民宿被商家以“停业装修”“系统错误”“业务调整”等理由单方面取消订单,随后同一房源在其他平台以数倍高价重新上架。,为此,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相继发布通知,要求住宿业经营者规范市场价格行为,严禁在电商平台等渠道预订房间订单生效后单方面毁约或擅自提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毁约涨价”套路频现,今年4月中旬,广东深圳的宁女士计划前往中山旅游,通过某线上旅游平台预订了某民宿标间4晚,总费用320元。4月28日晚,民宿客服突然联系宁女士,称房间无窗导致室内通风不畅出现异味,民宿决定停业整顿,要求其取消预订订单。宁女士打开订单发现,原商品链接显示“已下架”。,“民宿运营多年,怎么临近五一突然出现异味?”察觉异常的宁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讲述遭遇,发现不少游客近期都因类似说辞被酒店或平台要求退订房间。部分网友留言称“这是民宿惯用的抬价套路”。宁女士随即在其他旅游平台检索,发现该民宿同款房源仍在出售,但是价格已涨了一倍还多。,“就是怕临近假期住宿费用高我才提前半个多月订的,结果被临时退单,现在根本没有平价房源,预算一下子翻了倍。”遭遇民宿单方毁约的宁女士要求对方赔偿被拒。,宁女士随即联系平台,对民宿方进行投诉。平台客服最初承诺提供100元优惠券补偿,然而该金额远不足以弥补新订住宿的差价。经过两天协商,平台将补偿方案调整为价值380元的差价补偿券。,四川绵阳的李女士近日也遭遇了类似情况。她在3月中旬通过某旅游平台预订了假期成都某民宿两晚住宿,订单总价472元。4月2日,该民宿负责人突然致电李女士称,因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未及时更新五一期间的平台定价,导致其预订价格远低于实际经营成本,民宿方表示“无法按原订单履约”。面对突如其来的退单要求,李女士当即通过平台App查询该民宿实时价格,发现同房型标价已上涨至每晚440元。,李女士与民宿方沟通,要求对方承担临时退单造成的损失。民宿负责人反复强调“定价错误属于工作失误,平台会进行处罚”,既未提供代订其他住宿的方案,也拒绝支付违约金,建议李女士“立即申请平台退款”。为保障假期出行计划,李女士不得不重新预订其他酒店,并同步向平台投诉维权。经协调后,最终平台方补偿李女士新旧订单差价。,贵州贵阳的贾女士计划在五一期间前往湖南长沙旅游,于是在4月中旬通过某线上旅游平台预订了当地某家酒店两晚的住宿。临行前3天她突然接到酒店客服来电,称酒店正在装修施工,处于停水停电状态,要求贾女士取消订单,并称“强行入住需自行承担水电问题”。,为核实情况,贾女士委托朋友以新客身份致电该酒店,询问“五一期间可否预订”,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仍有空房可正常入住”。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让贾女士倍感气愤:“临近假期才通知,这个时候找替代酒店太困难了!”平台客服初期建议“自行寻找替代住宿”,经多次协商后改口承诺“承担差价”。,补偿“打折扣”维权难,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临出行前“被强制退房”早已不是新鲜事。,近年来,每逢节假日,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相关帖子,称自己被酒店、民宿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要求取消订单,有些酒店甚至直接单方面取消订单。有消费者在网上发帖抱怨自己预定的酒店突然取消了订单,离谱的是,平台方和酒店方的解释并不一致:平台方声称酒店因停电无法正常营业,酒店方则表示是因为正在进行装修工程而暂停营业。,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告诉记者,消费者下单且付款成功,依据电子商务法,合同成立,商家单方面强行取消订单应视为违约行为。若商家存在违约行为,能继续履行约定的要继续履行;不能履行的,需赔偿消费者相应损失。若商家以虚假装修等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构成消费欺诈,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不仅可要求退款,还可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如果商家有预谋地通过低价吸引关注,再取消订单恢复高价,涉嫌虚假宣传,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市场监管部门可对其进行责令改正、罚款等行政处罚。根据电子商务法,如果平台在收到相关投诉反映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限制商家的违规行为,也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任战敏说。,然而记者采访发现,被强行取消订单的消费者,大多只能获得原价退款,最多在与平台沟通后获得一定数额的“差价补偿”“优惠券”“代金券”等,能实现“退一赔三”的少之又少,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维权。,3月12日,湖南湘潭的余女士通过某旅行平台以总价274元预订了五一期间某酒店两晚住宿。4月28日,平台客服突然致电余女士,称酒店目前已经满房,余女士需要取消订单重新预定新的房间。余女士拒绝后,突然收到退款消息——平台未经其同意,单方面取消了订单。,余女士迅速联系平台客服,提出“退一赔三”,然而平台仅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更换为同城、同期价格不超过548元的两晚住宿,二是给予余女士100元现金补偿。值得注意的是,在订单取消后,余女士发现原定酒店仍在正常销售房间,同户型价格已经涨到700多元每晚。,由于住宿问题,余女士不得不临时改变行程。她透露,这已经是近年来第二次遇到类似情况,“之前也是节假日,在这个平台预订的另一家酒店也强行违约”。当时,酒店老板直接承认是想通过溢价转售客房,但由于差价不大,经协商,平台同意补足差价。,加强监管严格处罚,酒店、民宿强行退订后又高价重新销售房源的行为为何屡屡发生?,在任战敏看来,首先是因利益驱使,节假日大量游客涌入形成卖方市场,少数商家为追求利益更大化不惜损害已经预定的消费者的权益。其次是违法成本低,商家单方取消订单的违约金远不及其违约收益,且商家可通过多个平台规避分散风险。大部分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从保持假期的好心情出发,也不会太多追究,很多商家因此无所顾忌。最后是民宿、小型酒店经营分散,平台众多,使得监管难度增大。,他建议,将此类虚构事由、违规取消订单的行为明确列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一种处罚情形,为相关执法、维权提供法律支持。同时增加监管力度,针对相关投诉及时作出处理,并向消费者反馈处理结果,“这样才能提高消费者的投诉积极性”。,任战敏还提到,在平台上建立相应的规制体系,对单方取消订单进行严格审查,增加单方取消订单的违约赔偿,建立违规取消订单的黑名单,并且在商家页面醒目位置进行标注。,陈音江建议,监管部门加大行政监管和处罚力度,依法查处违规酒店、民宿并曝光,将被查处或投诉属实的酒店、民宿列入重点监管对象,节假日重点监管,对再犯的从严从重处理。应畅通维权渠道,有关部门接到消费者投诉举报后及时调查处理,平台要协助消费者解决问题,如要求酒店继续履行约定或为消费者找到入住地方并赔偿损失。,“消费者遭遇酒店违法违规问题,应第一时间留存相关证据,即便无暇自行协商维权,也务必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绝不能纵容这些酒店、民宿的不良行为。唯有多方协同发力,形成共治局面,此类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陈音江说。,

酒店取消订单加价卖何以屡禁不绝?专家建议建立黑名单并在商家页面醒目标注

2025-05-08 08:14:16 作者:孙天骄、陈立儿 来源:法治日报 选稿:曾炟

“临近假期把房间给我取消了,还不允许我提赔偿”“现在要求退房不是为难人吗”“提前很久订的酒店,突然涨价要我补3倍差价,不然就要求我退订”……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人们走出家门,观美景、吃美食,玩得不亦乐乎。但也有多名消费者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此前通过平台预订的酒店、民宿被商家以“停业装修”“系统错误”“业务调整”等理由单方面取消订单,随后同一房源在其他平台以数倍高价重新上架。

为此,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相继发布通知,要求住宿业经营者规范市场价格行为,严禁在电商平台等渠道预订房间订单生效后单方面毁约或擅自提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毁约涨价”套路频现

今年4月中旬,广东深圳的宁女士计划前往中山旅游,通过某线上旅游平台预订了某民宿标间4晚,总费用320元。4月28日晚,民宿客服突然联系宁女士,称房间无窗导致室内通风不畅出现异味,民宿决定停业整顿,要求其取消预订订单。宁女士打开订单发现,原商品链接显示“已下架”。

“民宿运营多年,怎么临近五一突然出现异味?”察觉异常的宁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讲述遭遇,发现不少游客近期都因类似说辞被酒店或平台要求退订房间。部分网友留言称“这是民宿惯用的抬价套路”。宁女士随即在其他旅游平台检索,发现该民宿同款房源仍在出售,但是价格已涨了一倍还多。

“就是怕临近假期住宿费用高我才提前半个多月订的,结果被临时退单,现在根本没有平价房源,预算一下子翻了倍。”遭遇民宿单方毁约的宁女士要求对方赔偿被拒。

宁女士随即联系平台,对民宿方进行投诉。平台客服最初承诺提供100元优惠券补偿,然而该金额远不足以弥补新订住宿的差价。经过两天协商,平台将补偿方案调整为价值380元的差价补偿券。

四川绵阳的李女士近日也遭遇了类似情况。她在3月中旬通过某旅游平台预订了假期成都某民宿两晚住宿,订单总价472元。4月2日,该民宿负责人突然致电李女士称,因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未及时更新五一期间的平台定价,导致其预订价格远低于实际经营成本,民宿方表示“无法按原订单履约”。面对突如其来的退单要求,李女士当即通过平台App查询该民宿实时价格,发现同房型标价已上涨至每晚440元。

李女士与民宿方沟通,要求对方承担临时退单造成的损失。民宿负责人反复强调“定价错误属于工作失误,平台会进行处罚”,既未提供代订其他住宿的方案,也拒绝支付违约金,建议李女士“立即申请平台退款”。为保障假期出行计划,李女士不得不重新预订其他酒店,并同步向平台投诉维权。经协调后,最终平台方补偿李女士新旧订单差价。

贵州贵阳的贾女士计划在五一期间前往湖南长沙旅游,于是在4月中旬通过某线上旅游平台预订了当地某家酒店两晚的住宿。临行前3天她突然接到酒店客服来电,称酒店正在装修施工,处于停水停电状态,要求贾女士取消订单,并称“强行入住需自行承担水电问题”。

为核实情况,贾女士委托朋友以新客身份致电该酒店,询问“五一期间可否预订”,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仍有空房可正常入住”。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让贾女士倍感气愤:“临近假期才通知,这个时候找替代酒店太困难了!”平台客服初期建议“自行寻找替代住宿”,经多次协商后改口承诺“承担差价”。

补偿“打折扣”维权难

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临出行前“被强制退房”早已不是新鲜事。

近年来,每逢节假日,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相关帖子,称自己被酒店、民宿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要求取消订单,有些酒店甚至直接单方面取消订单。有消费者在网上发帖抱怨自己预定的酒店突然取消了订单,离谱的是,平台方和酒店方的解释并不一致:平台方声称酒店因停电无法正常营业,酒店方则表示是因为正在进行装修工程而暂停营业。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告诉记者,消费者下单且付款成功,依据电子商务法,合同成立,商家单方面强行取消订单应视为违约行为。若商家存在违约行为,能继续履行约定的要继续履行;不能履行的,需赔偿消费者相应损失。若商家以虚假装修等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构成消费欺诈,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不仅可要求退款,还可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如果商家有预谋地通过低价吸引关注,再取消订单恢复高价,涉嫌虚假宣传,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市场监管部门可对其进行责令改正、罚款等行政处罚。根据电子商务法,如果平台在收到相关投诉反映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限制商家的违规行为,也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任战敏说。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被强行取消订单的消费者,大多只能获得原价退款,最多在与平台沟通后获得一定数额的“差价补偿”“优惠券”“代金券”等,能实现“退一赔三”的少之又少,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维权。

3月12日,湖南湘潭的余女士通过某旅行平台以总价274元预订了五一期间某酒店两晚住宿。4月28日,平台客服突然致电余女士,称酒店目前已经满房,余女士需要取消订单重新预定新的房间。余女士拒绝后,突然收到退款消息——平台未经其同意,单方面取消了订单。

余女士迅速联系平台客服,提出“退一赔三”,然而平台仅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更换为同城、同期价格不超过548元的两晚住宿,二是给予余女士100元现金补偿。值得注意的是,在订单取消后,余女士发现原定酒店仍在正常销售房间,同户型价格已经涨到700多元每晚。

由于住宿问题,余女士不得不临时改变行程。她透露,这已经是近年来第二次遇到类似情况,“之前也是节假日,在这个平台预订的另一家酒店也强行违约”。当时,酒店老板直接承认是想通过溢价转售客房,但由于差价不大,经协商,平台同意补足差价。

加强监管严格处罚

酒店、民宿强行退订后又高价重新销售房源的行为为何屡屡发生?

在任战敏看来,首先是因利益驱使,节假日大量游客涌入形成卖方市场,少数商家为追求利益更大化不惜损害已经预定的消费者的权益。其次是违法成本低,商家单方取消订单的违约金远不及其违约收益,且商家可通过多个平台规避分散风险。大部分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从保持假期的好心情出发,也不会太多追究,很多商家因此无所顾忌。最后是民宿、小型酒店经营分散,平台众多,使得监管难度增大。

他建议,将此类虚构事由、违规取消订单的行为明确列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一种处罚情形,为相关执法、维权提供法律支持。同时增加监管力度,针对相关投诉及时作出处理,并向消费者反馈处理结果,“这样才能提高消费者的投诉积极性”。

任战敏还提到,在平台上建立相应的规制体系,对单方取消订单进行严格审查,增加单方取消订单的违约赔偿,建立违规取消订单的黑名单,并且在商家页面醒目位置进行标注。

陈音江建议,监管部门加大行政监管和处罚力度,依法查处违规酒店、民宿并曝光,将被查处或投诉属实的酒店、民宿列入重点监管对象,节假日重点监管,对再犯的从严从重处理。应畅通维权渠道,有关部门接到消费者投诉举报后及时调查处理,平台要协助消费者解决问题,如要求酒店继续履行约定或为消费者找到入住地方并赔偿损失。

“消费者遭遇酒店违法违规问题,应第一时间留存相关证据,即便无暇自行协商维权,也务必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绝不能纵容这些酒店、民宿的不良行为。唯有多方协同发力,形成共治局面,此类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陈音江说。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删除。


热门标签:代表什么生肖,正确的生肖,指什么生肖,打一生肖,解一生肖,猜一生肖,是什么生肖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热门文章
  • 一朝成名打一个生肖,答案释义解释落实

    一朝成名打一个生肖,答案释义解释落实
    答案:龙 释义解释落实 释义: 一朝:早晨,指短时间。 成名:名声大噪,知名度提高。 解释: 龙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常被形容为神圣、威严、强大的生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权势、地位和荣誉。因此,“一朝成名”比喻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名声大噪,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和地位。 落实: 在现实生活中,“一朝成名”往往与以下情况有关: 获得重大的奖项或荣誉。 创作出广受好评的作品...
  • 务必谨慎应对 属鼠者今年面临重大考验

    务必谨慎应对 属鼠者今年面临重大考验
    属鼠者今年整体运势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吉凶相伴,考验重重。 事业运势 属鼠者今年事业运势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上半年:受到吉星庇佑,工作顺利,升职加薪的机会较多。 下半年:运势有所起伏,需注意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与同事或上司发生冲突。对于创业者而言,今年是拓展业务的好时机,但需稳扎稳打,切勿盲目扩张。 财运运势 属鼠者今年财运运势较为稳定,正财收入丰厚。 正财:收入稳定,有望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 偏...
  • 女子网购羽绒服未退货,巧舌如簧称没偷没抢

    女子网购羽绒服未退货,巧舌如簧称没偷没抢
    近日,一位女子网购了一件羽绒服,收到商品后,她以质量问题为由要求退货,但商家拒绝了她的请求。女子于是巧舌如簧,声称自己没有偷也没有抢,商家不给她退货是不合理的。 女子称,她购买的羽绒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羽绒填充不均匀,导致衣服保暖效果差;面料薄透,容易起毛;拉链不顺滑,容易卡顿。 商家表示,女子提出的质量问题都是不成立的。羽绒填充均匀,保暖效果良好;面料厚实,不易起毛;拉链顺滑,无卡顿现象。商家还提供了检测报告,证明羽绒服符合国家标准。 女子对商家的检测...
  • 精准阐释:猪狗不如对应的最佳生肖,透彻释义

    精准阐释:猪狗不如对应的最佳生肖,透彻释义
    猪狗不如对应的最佳生肖 “猪狗不如”一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品质卑劣、行为不端。但你知道吗?在十二生肖中,“猪”和“狗”对应着不同的生肖,而这些生肖往往是“猪狗不如”的反义词,代表着善良、忠诚等美德。 猪对应的最佳生肖:羊 “猪”对应着十二生肖中的“羊”。羊性情温和,温婉可人,富有同情心。它与猪的贪婪、懒惰形成鲜明对比,代表着善良、纯洁和牺牲精神。 狗对应的最佳生肖:兔 “狗”对应着十二生肖中的“兔”。兔机灵聪明,温顺乖巧,有亲和力。它与狗的忠诚、守信形成呼应,...
  • 98年虎何时踏入囍门最吉利 1998年属虎2025年最佳结婚月份

    98年虎何时踏入囍门最吉利 1998年属虎2025年最佳结婚月份
    1998年属虎人2025年结婚大利月份解析及注意事项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1998年的属虎人如今也已经32岁了,这个年纪在人们的认知中已经是大龄青年,所以大家都十分慎重看待此时。若是已经有了伴侣,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尽快结婚。那么如果98年属虎人打算在今年结婚,大利的月份是在什么时候呢? 1998属虎2025年最佳结婚月份 每个月都有相应的吉日,人们会根据新人的双方属相、生辰八字来选择避开对冲煞的日子,选择相合的有利吉日。以下这几...